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太極篇 - 從宇宙看太極


什麼是宇宙?

我引用維基百科對『宇宙』的解釋,宇宙(英語:Universe)是所有時間、空間與其包含的內容物所構成的統一體。它包含了(行星、恆星、星系、星系際空間、次原子粒子)統稱星際(英語:Galaxy)與所有的物質與能量。

我再次引用維基百科對『宇宙大爆炸』解釋什麼是宇宙的說明:大爆炸理論是當前描述宇宙發展的宇宙學模型,宇宙學家通常所指的大爆炸的觀點為: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而大爆炸產生了空間與時間,充滿了定量的物質與能量,當宇宙開始膨脹時,物質與能量的密度也開始降低。在初期膨脹過後,宇宙開始大幅冷卻,引發第一波次原子粒子的組成,稍後則合成為簡單的原子。這些原始元素所組成的巨大星雲,藉由重力結合起來形成恆星。

從以上兩個維基百科的說明中,就看到了用『陰陽』所定義描述記錄的內容(請參考前一回【宇宙陰陽的意義】),用陰陽描述宇宙與大爆炸,比較明確的說法就是,用『物質』與『虛無』來描述了宇宙與大爆炸。

怎麼說呢?

首先,在你看完以上的說明後,你對宇宙比較肯定的認知,是否會跟我一樣,比較直覺對宇宙的想法其實應該是『星際』(很多星球與粒子的地方)的整個地方叫宇宙,因為它是我們看得到的『物質』內容,而宇宙大爆炸是產生這些『物質』內容(星球與粒子)行為的解釋。

但是宇宙大爆炸產生的東西不只這些,還包括了『空間』、『時間』、『能量』,你對這些東西的體認是什麼呢?是『物質』嗎?還是『虛無』的東西?

如果要說明這些存在的東西,是不是都得用『星球』這個較實際的『物質』來解釋這些較『虛無』的東西呢?

例如:『空間』是放置『物質』所產生的東西,『時間』是『物質』產生後存在長久的東西,『能量』是『物質』產生力量的東西,但這些東西你『看』的到嗎?

如果你一定要說你『看』得到,那你是否同意我說,應該講你是『感覺』得到,或者可以說你是可以『理解』的。

從以上的說明,你是否可以了解宇宙中存在有陰陽的東西了。

另外從以上對宇宙大爆炸的說明中,是否也發現到有些不是能很理解的說明呢?例如:[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而大爆炸產生了空間與時間,]。

[有限的時間之前]是什麼?無限嗎?如果你是這麼想的,就掉進了相對論的論述陷阱了。

再來,[有限的時間]中的時間又怎麼定義的呢?這個疑問是因為後面的解釋[大爆炸產生了空間與時間],既然大爆炸後才產生了空間與時間,那在大爆炸前是[無限的時間]還是[沒有時間]。

繼續,[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是什麼狀態?看得到還是看不到?為什麼這麼問?因為『密度』的意思是說明『物質』的相鄰關係,『溫度』是『物質』高速運動相互摩擦或碰撞後釋放能量所產生的東西,那這個意思就是太初狀態是一個有『物質』的狀態囉!如果有『物質』那就會有『空間』、『時間』,這是不是又跟前面矛盾起來了呢?

以上這些產生疑問的主因,是因為西方科學家無法使用不是『物質』的東西來說明『物質』的存在,所以如果要探究一個『物質』的由來,就必須先假設這個東西是一個『物質』,可是一旦承認這個『物質』,就會陷入解釋的矛盾。

所以在2015年又有科學家對宇宙大爆炸的理論提出了質疑的論述來,於是我們就常會講科學是什麼?科學就是先假設要研究的理論,然後證實這個研究的理論,然後再質疑這個理論,最後再推翻這個理論,建立另一個理論。從中國人的眼光來看,這也是『太極』。

那中國人又是如何來解釋宇宙呢?中國人說宇宙就是『太極』,中國人對宇宙形成的解釋:太極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曾仕強教授稱這個東西也叫做『自然』),出現於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無極)之後,而後形成萬物(宇宙)的本源。

從以上可知,中國人認為所有的東西都含有陰陽,『太極』之前還有一個東西叫『無極』,而『太極』是在『無極』後形成的『有秩序』的東西。

『無極』是『陰』,是『虛無』的東西,『太極』是『陽』,是『物質』的東西,宇宙的形成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程序,所以中國人一直都承認『無』的存在,但注意:中國人並沒有將『無』與『鬼神』劃上等號,所以千萬不要把『陰』與『鬼神』劃上等號。

中國人對陰陽更進一步的概念就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道理,所以『無極』也不是真的『虛無』,是陰陽混合,因此『無極』才能無中生有,產生了『太極』。

從以上的解釋可知『太極』本身就是用來說明以『陽』為本體(宇宙形成後)的東西,也就是說『太極』是在說明有『物質』性的東西。

但由於『太極』亦包含著陰陽,所以太極中的『陰』便是用來解釋在太極中的『陽』,也就是在『物質』下,相互影響『物質』中『虛無』的東西,或是由『物質』形態、存在、行為...等...產生出的現象、產物...等。

結論:

所以說,中國人真的很厲害,雖然對宇宙沒有精密的定義說明,但在很久以前所發明且發展的『陰陽』與『太極』就非常有效且完整的說明了宇宙的定義,我相信如果西方的科學家,能夠先了解『易』的道理與邏輯來發展或探討科學的內容,或許人類的科學就可能會產生突破以往人類的視野,進入一個更具有智慧性的世界。


參考文章收集: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太極篇 - 宇宙陰陽的意義


『太極』是對宇宙混沌做了一個可以解釋的內容,說明在宇宙渾沌之間,存在了兩種不一樣的東西,一種東西叫做『陰』,它代表了『虛無』,另一種東西叫做『陽』,它代表了『物質』。

『虛無』的東西,並不是代表『沒有』東西,因為沒有東西就沒有論述,有了論述就變成是有東西了,所以『虛無』是代表了在『物質』下,『看』不到的東西,這裡所謂的『看』,並不是狹隘的指人類看到的東西才叫『看』,而是代表在宇宙中,任何在『物質』下,所能『看』的東西叫『看』,我採用的英文單字叫 WATCH(至於為什麼是WATCH,以後我會解釋)。

那『虛無』是什麼?並不好解釋,或者說:我的解釋你不一定會接受,但如果你是不接受我的解釋,或許就代表了你已經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了,我們先來舉一些例子。

例如:『時間』是『虛無』的東西,你看不到,但卻感受得到,或是說你可以理解時間是什麼?但又講不出來是什麼?『空間』你看不到,但你一定不否認它的存在,因為你所站的地方就是一個空間。

再舉個例子讓你想想看,『力量』,看得到嗎?你要如何來解釋它?歸類它呢?
所以說,有的時候『虛無』定義成『看』不到,也並不是代表完全看不到,這項取決是在於你是如何來對待這個『看』。

例如:『空氣』是人類是看不到的東西,所以說它是『虛無』的東西,但如果你把它說成『虛無』,又好像不是,因為『空氣』是代表著一個在空間中的氣體,是由許多微小顆粒『物質』所形成存在的東西,但因為它太微小,所以你看不到,但『空氣』是不是『看』不到?
以上其實在說明這些繞過來又繞過去的東西,其實才叫做『虛無』。
 
那『物質』呢?物質比較容易,泛指所有『看』得到的東西稱為『物質』,一般人類直接看得到的東西,像樹木、花草、動物...等等,這是比較好理解的,但除此之外,還有直接看不到的東西,這些東西必須藉由裝置或設備才能看到的東西,例如:灰塵、細胞、分子...等,這些也是『物質』的東西,不能將這些稱為『虛無』的東西。

那『太極』說明了什麼?『太極』說明了在宇宙混沌之中,存在著『虛無』與『物質』這兩種東西,這兩種東西一開始是無法區分的,因為『虛無』的涵義是必須透過『物質』來陳述它的(因為它是『看』不到的),而看不到的本身就是在『物質』本質下定義出來的。
 
『太極』將『虛無』的東西定義為『陰』,將『物質』的東西定義為『陽』,而『太極』中所說明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應解釋為『虛無』是必須藉由『物質』來體現,故說明了『物質』之中是有『虛無』的存在。

如此,我們才能解釋『陰陽』並不是相對的、也不是相反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陰由陽而生、陽由陰而長,陽極而陰、陰極而陽。

那我們要如何來證實宇宙有這兩個『虛無』與『物質』東西的存在呢?通常人類會先證實『物質』的存在,因為要證實一個『物質』的存在是比較容易的,人類會用科學來證明『物質』的存在。

那『虛無』又要如何證實它存在呢?說實話,真的不容易,所以人類也只能用『物質』來證明『虛無』的存在,怎麼說呢?

接下來的舉例,我先說明這個例子並不是用來說明鬼神是否存在。

例如:有些人認為鬼神是存在,有些人認為鬼神根本不存在,但不論如何,很多人想證明鬼神的存在,怎麼證明?

有些人說,你看這個照片後面有鬼影、你看這張椅子自己會移動、你看這個人被附身之後就講出他從來不會的語言、你看神轎會單腳站立12天。

從以上的例子,至少可說明一件事,如果我們先假設『鬼神』是看不到的,所以它是『虛無』的東西,如果人類要證明它的存在,就必須從有『物質』的東西來證實它『虛無』的存在,否則就變成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東西了。

但是,如果有朝一日,一但科學證明了『鬼神』其實是另一種存在的『物質』時,那『鬼神』就變成了由陰生陽,成為『物質』的東西了。

所以,如果我們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說明,科學對於未知的東西,就可稱為『虛無』,科學會先證實『虛無』的存在,然後進一步的再證實這『虛無』是另一種存在的『物質』。

從這裡也就可以知道科學的研究一直是在證明『虛無』是另一種存在的『物質』,而這個說明,也可以用於什麼叫做『無中生有』的解釋了。

另外我要在此強調一下,在我以上談到『物質』與『虛無』的概念中,或許你會覺得我的概念比較偏向以『物質』為中心,這是因為我認為現今科學研究還是會先以『物質』本體的研究為主,如此大部分的人才能夠理解,否則就很容易的會落入某項主觀意識或鬼神的論述中。
但是,先萬別把我對『物質』陳述的概念歸類到『唯物論』的論述中,因為唯物是完全不談『虛無』的存在,可是『太極』中的『物質』概念是有『虛無』所支持的東西或是會產生相對的『虛無』內容,如此才符合陰陽的概念。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撰寫土豆樵夫學易的起源

大家好
【土豆樵夫】是我在網路上的別號,建立這個網誌文章記錄的開始·,應該是從2016-9-23我大姐傳了一個曾仕強老師在網路上闡述【易經的奧密】其中一個單元開始,陸陸續續的看了曾仕強老師對【易經】不同解讀的道理,讓我對【易】的概念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雖然以往片片斷斷從不同地方學習【易】的內容,都沒有現在對【易】的概念有較清楚的邏輯性。
所以我雖然不認識曾仕強老師,但我還是由衷感謝曾仕強老師有教無類的教導。
由於這個機緣讓我又開始重新研習【易】的概念,在經過了這一個月的學習過程中,開始記錄並撰寫我學習與理解的概念,於是我發現應該學習曾仕強老師的精神,將我所學習的心得記錄與大家分享,雖然不敢說我的學習概念有多好,但是如果我的學習心得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易】的道理,至少我還作到了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精神。
而建立這個網誌的另一個目的是期望督促自己可以繼續往下研習並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並能夠與大家分享。